本科生教育

當前位置 :  網站首頁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8版人才培養方案調研報告

來源 :       作者 :      時間 : 2018-01-09    點擊數:919  打印


為了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作準備,本專業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主要采用調查問卷、電話互動、郵件等形式進行,其中以問卷形式為重點。

調研對象包括在校學生、專業教師、畢業學生、校友調查、用人單位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

一、在校學生調查反饋信息分析

本次通過發放100份問卷,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在校學生進行問詢,根據全部收回的問卷來看,經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92%的學生認為本專業的總學時、總學分适中,8%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學分分較少,結構不夠豐富。總體上,大部分同學認為理論課灌輸性教學需要改變,需多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踐環節如生産實習需要更豐富的平台。

對全校公共基礎課、公共選修課的設置情況如下表所示:

課程名稱

非常有必要開設(人)

有必要開設(人)

有必要,但 學時可減少(人)

沒有必要開設(人)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

20

32

40

8

大學英語

25

35

30

10

大學物理

15

28

40

17

計算機公共課

18

20

50

12

文獻檢索與利用

25

40

20

1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5

37

20

18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30

28

39

3

大學公共選修課

25

37

30

8

調查過程中,有73%的學生,認為大一、大二專業課較少,大三和大四專業課過于集中,應該把專業課前移,減少純理論基礎課程,對一些政治類課程,比例縮小,少而精。46%的學生,認為課程設計,應該與後續的綜合設計或畢業設計相關聯,有可續生;對于基礎專業課,93%的學生認為基本符合後續專業課的鋪墊,少數學生認為課程連貫性不強;對于畢業設計,90%的學生,認為本專業畢業設計題目基本上與專業相關度高,少數學生認為,畢業設計中還存在一些理論性較多的成份,不太适合畢業設計的進行,而且對就業沒有太大的作用。

二、專業教師調查反饋信息分析

針對我校人才培養方案, 75%的教師認為基本合理的,15%的教師認需要部分調整,10%的老師認為需要大幅度調整及優化重組;針對課程設置,80%的教師認為在大一、大二需加入專業基礎課,從大二下半年開始,需加大主幹專業課程的教學,另外20%的老師,認為縮小專業課課時,增設其它專業課。

對全校公共基礎課、公共選修課的設置情況如下表所示:

課程名稱

非常有必要開設

有必要開設

有必要,但學時可減少

沒有必要開設/應開設其他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

80%

10%

10%

0%

大學英語

40%

50%

10%

0%

大學物理

37%

30 %

33%

0%

計算機公共課

7%

8%

15%

70%

文獻檢索與利用

35%

20%

45%

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25%

23%

0%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

40%

25%

35%

0%

大學公共選修課

23%

20%

48%

19%

對于上表中所列各課程的設置,教師的看法所占不同比例已列在表中。不再詳細分析。

總結教師給出的相關建議如下:

1)對課程總體設計,需結合課程知識綜合性體系,體現專業特色;

2)立足于地方性應用型高校的定位,應該增加教學環節中的實訓實習課時量,加大實習環節的培養力度和内涵;

3)實驗教學中,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比例,調整實驗大綱和實驗指導書内容,從内容上充實;

4)增加教師教學激勵制度,減少科研工作量考核,加大工程實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三、畢業生調查反饋信息分析

根據學院問卷,對嘉興及周邊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的學生(包括部分正在上學的研究生)進行了調查,并結合電話和郵件咨詢,綜合各畢業生的反饋結果,畢業生建議如下:

1)理論與實踐結合

2)增加個性化培養環節

3)增加進廠實習機會,提高工程實踐動手能力

5)社會實踐多于企業溝通。

6)減少公共課,增加混和性課堂教學。

7)在線課程結合課堂教學                

四、實習基地調查反饋信息分析

本次對10家實習基地及相關企業做了問卷調查,并結合電話咨詢,反饋的信息綜合如下:

1)90%的企業與機電學院有過多次生産實習或認識實習的合作,包括學生實習環節上,每年都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并表示願意在以後的培養環節中,配合、支持學校的實踐培養環節,一如既往地提供實習平台和機會;

2) 企業普遍認為,這幾年送過去的學生,大部分表現比較好,有責任心,願意從簡單工作做起,有耐心,特别是女學生,這方面做得比男生更好。

3)少數學生的專業知識還是比較欠缺,基本原理搞得不是很清楚,希望學校在實驗教學這一塊,多下功夫;

4)學生應該培養集體團隊合作精神,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因為在實習過程中,有少數學生出現早退或随意請假的現象,影響企業既有安排計劃。

5)在不影響企業日常運作的情況下,參與調查的所有企業都願意與我校合作開展人才培養,但大部分表示不參與相關資金投入。

6)80%的企業願意與學校進行産學研合作,但需要按照合适的模式來進行。30%的企業願意通過有效途徑向學校提供實訓技術指導,70%企業表示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方案制定感興趣,但建立穩固長效機制,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

7)關于影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和障礙:10%的企業回答學生達不到企業用人标準;60%的企業認為學校安排的時間與企業生産不太合拍,且時間短,無法短時期上手操作,産品達不到企業的需求;45%的企業認為學校和企業之間沒有能夠有效合作,隻是停留在學生實習層面,難以加深交流,校企聯系不緊密;30%的企業認為學校領導不夠重視學生實踐環節。實習期間,很難見到學校有關領導的身影,缺乏高層次校企接觸,這也是校企難以加深交流的原因之一。

參與調查的部分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具體提出了以下意見和建議:

1)應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實踐能力,能吃苦耐勞、對工作熱情。

2)學生首先要能吃苦,然後有團隊合作精神,要勤于鑽研,不能全靠教師指導。

3)要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學會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

4)學生不僅有實踐動手能力,還需要團隊合作,能吃苦,能靜心。

5)學校要重視實驗室教學,從簡單的項目做起,有團隊合作精神。

6)學生要養成自學習慣,要主動鑽研,不能靠教師灌輸知識。

四、校友調查反饋情況

本次調研面向校友主要針對10-13級畢業的電氣專業學生,主要分布在杭州、上海、嘉興、溫州和金華等地,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包括電子郵件及紙質問卷共91份,其中有效問卷86份,基本上平均分布所調研的各年級畢業生。

1)對于2015版人才培養方案,90%校友認為總體比較成熟,局部需要改正;課程計劃中,85%校友認為各學期課時分布比較均勻,但第1、2、3學期課程較重;92%的校友認為第七學期課程可作調整,越少越好;其中有30%的校友認為第6學期開始,可增設個性化培養環節,不拘泥于正常教學環節的培養。

2)從所學專業知識體系來看,90%校友認為專業課知識基本符合培養需要,但需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與目前最新技術相對接。

3)實踐教學環節上,86%的校友認為實踐環節效果一般;75%的校友認為實踐環節中缺少工程實踐操作與培訓相結合,時間過短,效果不明顯。

五、總

通過各途徑、多渠道的調研,将所得反饋意見,主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内容:

1. 專業認可

(1)總體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較好地結合了工程應用實踐的教學模式,與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是相契合的,從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模塊課的構成體系是合理緊湊的。

(2)教學過程與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基本相符。

(3)實踐環節平台基本滿足工程實習實訓需要。

(4)畢業設計内容及過程基本上反應了專業知識體系架構,達到培養目的。

2.  存在問題

(1)專業知識内容與目前技術及産品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後;

(2)課程與實踐環節考核形式需要進一步改革,還沒有形成長效機制;

(3)校企合作還不夠深化,對于實踐教學過程的具體運作還不夠明确,目前還存在教學盲區。

(4)實踐環節分布比較零碎。

3.  建議改進

(1)課程體系需要進一步調整,夯實專業基礎,落實工程實踐,并保證專業知識不斷更新。

(2)增加實踐環節學時學分,加強校企全方位合作。

(3)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來設置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及教學過程各環節。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廣穹路899号(314001)  電話/傳真:0573-83647564  E-mail:jdxy@mail.zjxu.edu.cn

Copyright@伟德bv - 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浙ICP備12033620号-2  浙公網安備 3304980200039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