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背景
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第一次公開闡述“紅船精神”。在文章中,習近平同志對紅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了三句話: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作為“紅船精神”發源地的嘉興大學,擔負着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的曆史使命和重大責任。近年來,我院電子信息系踐行“紅船精神”,結合專業優勢,加強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打造大學生實踐創新團隊,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二、主要做法
1、繼承“紅船精神”,營造創新文化,培育團隊精神。
在創新型指導教師教學團隊中,指導老師通過廣泛的信息共享和技術探究使團隊保持一種緊密配合的運行狀态,使教師的工作由孤立的技術性 工作轉向進行專業探讨和追求的文化。同時引導和教育實踐創新團隊都要積極做到“争首創,必奮鬥、樂奉獻”的團隊精神。團隊經過多次讨論,最終采用藍底紅字的形式設計了團隊隊旗,如圖1所示,紅色大字“紅船”和右下方的紅船代表“紅船精神”,藍色代表波光粼粼的南湖,隊旗代表我們實踐創新團隊在“紅船精神”的引領下,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圖1、團隊隊旗
2、面向“新工科”,建構信息類實踐創新教學團隊。
應用型高校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是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與“新工科”完美契合,是實現“新工科”建設目的有利抓手。我們團隊緊緊圍繞實踐教學目标,從強化師資建設、加強核心應用型課程建設、探索實踐性教學方法、加強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和競賽作品培育、優化實踐教學體系、以創新創業項目驅動學生能力培養、以知識産權申報驅動創新等七個方面的舉措打造實踐創新團隊。
三、取得成效
1、以“紅船精神”為引領,德育引領示範效果顯著。
依托“紅船精神”,建設“紅船先鋒營”文化品牌,湧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紅船先鋒”。例如:團隊學生夏碩甲在疫情期間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被評為嘉興市“最美戰疫志願者”。
2、以“實踐創新”為核心,創新創業培養成效突出。
團隊成員獲批多項創新創業項目。其中,電信192班學生靳泰榮等主持的名為“多模态手持體溫儀及疫情監測系統研究與開發”的國創項目,學生黃娅蓉等主持的名為“複雜工況下MES的故障診斷系統”的國創項目,團隊成員紅陸等主持的名為“智能便攜輸液監測儀系統設計與實現”新苗項目。 團隊學生近三年獲批國創、新苗、SRT等項目18項,詳細統計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2017-2021年團隊學生獲批項目信息統計表
年份 |
國創 |
新苗 |
SRT |
2021 |
1 |
1 |
0 |
2020 |
1 |
2 |
6 |
2019 |
2 |
1 |
4 |
團隊成員參加各類專業競賽獲得多項獎項。電信19級學生葉高傑、楊潤洪、張露蓉等獲得16屆全國智能車大賽國家級二等獎,電信18級學生王振宇、廖健熙、王逸濤、黨信晗等獲得16屆全國智能車大賽創意賽國家級二等獎,電信20級學生王銘浪、唐智傑、陳佳雪、張淩婕、馮久源、王恩偉等獲得16屆全國智能車大賽省級三等獎, 夏碩甲、薛智健、牛妍月等獲得16屆全國智能車大賽創意賽省級二等獎。18級李緣春、王依濤、鄭曉彤等同學獲浙江省第17屆“挑戰杯”交通銀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近三年團隊學生獲得學生競賽獲獎共47項,獲獎證書如圖2所示,包括電子設計大賽、智能車、機器人、職業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安全競賽等,詳細統計信息等如表2所示。

圖2 獲獎證書
表2 2017-2021年團隊學生競賽獲獎信息統計表
年份 |
全國二等獎 |
全國三等獎 |
省一等獎 |
省二等獎 |
省三等獎 |
2021 |
2 |
0 |
1 |
6 |
3 |
2020 |
0 |
1 |
0 |
5 |
5 |
2019 |
3 |
1 |
1 |
6 |
13 |
四、啟示與思考
1、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也是我們實踐創新團隊的立命之本。大學生是社會最具創新潛力的群體,團隊将繼續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的“紅船精神”,積極強化創新創業意識,深化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把首創精神自覺融入團隊靈魂之中。
2、奮鬥精神是紅船精神的動力。團隊将繼續不斷磨砺自身毅力,自覺提高創新創業的本領,增強敢于創新創業的勇氣,把握時代機遇,面向“新工科”的教育背景,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結合團隊專業特長,為社會發展解難題,為國家富強增動力。
3、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奉獻精神不是口号,而是一種實踐行動。我們團隊将繼續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革命先輩們的奉獻精神,求學以報國,積極響應祖國号召,将團隊的發展與國家需求結合起來,腳踏實地,砥砺前行,在實踐中将“紅船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通過我們團隊的共同努力轉化為服務社會的物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