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04年正式面向全國招生,2013年獲批校重點建設專業,2017年獲批校特色建設專業,2021年獲批省一流專業,2022年獲批國一流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博士學位占比89%,擁有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技術創新服務平台,5個省财和國财專項建設實驗室,2個市重點實驗室。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緊密聯系,建有四個院士工作室。
特色與優勢:
圍繞《“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和《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十四五”規劃》,依托本專業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學科帶頭人的師資優勢,面向電子信息、醫療健康、航空航天、智能汽車、機器人、智能家電等産業領域和科技企業對電子信息數據采集、處理、傳輸與分析,以及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開發與設計的應用型人才核心需求,形成了“政産學研用”五位一體協同育人和“校企共建行業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多年來,緻力于培養“精嵌入式開發,熟計算機算法與程序設計,懂智能物聯網”的高端技術研發人才。“嵌入式系統硬設計和軟編程兩個不斷線”的嵌入式課程群教學改革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習氛圍:
近3年本科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考研錄取率在15%以上。其中,部分同學被海外高校或國内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985和211高校錄取為研究生,繼續學習深造。另外,每年大約50%的學子剛入校就進入本專業電子信息創新與工程實踐實驗室,跟随骨幹教師一邊做項目一邊參加學科競賽,近3年在“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兩個A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7項,省級獎項67項。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備研究、設計、開發、制造和集成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的能力,有較寬厚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學習與研究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特别是嵌入式系統應用、智能信息處理與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面向信息通信、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與網絡等領域,從事電子設備、通信技術、信息處理系統的設計、研制與開發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課程:
數字信号處理、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EDA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原理、控制電機、算法與數據結構、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别、深度學習導論、計算機視覺系統設計等。
就業或繼續深造方向:
進入政府部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嵌入式系統開發、電子電路設計、計算機軟件開發等電子信息和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科研、産品開發、産品設計、生産技術或管理工作,或前往海外或國内高校繼續深造。
學制和學費 本科四年制, 學費 5500元/年